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2017·天津高考)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城市建设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传统地名不仅是简单的自然实体标记,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通过保护传统地名,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加以储蓄留存,强化城市文化的涵养功能,为一个地区的公众打造风格独特的“精神的田园”。这表明()①传统地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意义和概括功能②继承和发展地名文化能凝聚公众的城市归属感③地名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地名文化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当下中国文艺创作要善于从古典文化的精髓中汲取营养,从浩若烟海的典籍中找寻“中国好故事”。当然,继承传统不等于因循守旧。还要善于与现代技术和消费需求进行深入对接。这告诉我们,文艺创作要()①继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源泉②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③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④批判继承,推陈出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清明期间,文明祭扫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些地方倡导文明新风,推出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低碳”祭扫方式,给清明增添了不少清新气息。可见()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传统文化总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融入新的内容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④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清明文化也具有包容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某全国政协委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富矿,我们需要从中不断攫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去传承它。该观点认为()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应因时而变③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抛弃传统会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17年4月21日,“记忆·洛阳”老照片展在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展出。这些珍贵老照片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是历史的见证,它们的展出勾起了许多人对过去的记忆。这些珍贵老照片()A.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B.承载着时代文化的丰富内涵C.是特定时代文化的基本载体D.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7.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浙江浦江县积极开展文化礼堂建设。他们依托古祠堂等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印迹的建筑物,举办文艺演出、农民赛诗会,举行该地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麦秆剪贴等展览。文化礼堂已经成为村民心中的精神家园。这表明()①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会随着经济发展自然提升②传统文化的养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③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8.(2016·天津高考)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在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拓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答案精析1.B[“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可见题意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而不是区域性,故选②,不选①;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所以④符合题意,入选;③在题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