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 页 中国经济时报/2020 年/9 月/21 日/第 001 版 双循环为“十四五”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周子勋 开门问策“十四五”是近期党中央正在极力推进的一件大事。9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毫无疑问,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十四五”规划这一重大主题而主持召开的第六场座谈会。此次座谈会“面向基层”更是别有一番用意。诚如总书记所言,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如何善于“谋势”,把握大局,是关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问题,值得深思。在六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时反复强调一个关键词:大变局,即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局势有了更深入的阐述: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大变局,如何辨风而行,乘势而上,尤为重要。从“三期叠加”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再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从“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到“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再到“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怎么看”和“怎么干”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央强调推动经济“内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在逆全球化的经济新环境之下,寻找到支撑中国经济的新动力。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投资需求潜力巨大。 可以认为,在经济“内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布局下,以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新的区域一体化为代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通过挖掘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