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中,逐渐增加了情景材料的容量,增加了文综历史考试的难度,因此材料解析题是否能得高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升学。历史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历史的主要题型之一,具有信息容量大、知识面广、形式多样、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的特点。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但学生对于此类题型却普遍认为非常难,因此平时在训练中只注重选择题,这除了个别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缺少审题和解题的技巧,平时又缺少应有的训练而造成的。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要介绍一般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如有不对,敬请经验教师指正。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分为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拄状图、曲线图)、图片型(文物图、漫画、地图)、混合型、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一、数据型材料解析这类材料理解并不难,如在读数据图表时首先要注意数据图表和具体事项的名称,每个图表的上方都有一个下列是关于…的表格或者曲线。还应注意图表中要说明的项目(国家,时间,行业等项目的含义)。然后要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联系相关历史知识就可以作答。二、图片型材料解析这类材料理解也不难,地图、漫画和图片只是一个辅助,要通过这些图片寻找图片隐含信息,这是解题的关键。地图类:根据地图名称,地图图示和地图隐含信息判断地图是什么时期或者朝代的、什么国家或者地区,寻找地图关键地点,分析地图上地点的分布特点,联系所学知识解答(分布特点及其原因)。漫画类:漫画只是一个表象、载体,要仔细寻找漫画的名称、画中的隐含信息,关键是理解漫画背后的讽喻信息,结合相关课本知识解答(现象及其本质分析原因)。历史图片类:人物图、文物图等等,关键图上方或者下方的注释文字、判断图中涉及的朝代、时期特征,联系相关课本知识根据设问要求解答(状况及其原因等)。三、文字型材料解析这类材料的理解是最难的,特别是文言文、外文翻译深涩难懂,一般由多则材料构成,信息容量大,不易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所花的时间最多。解答此类材料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首先审读设问。在多个材料中,一般一个问题对应一则材料,因此不要急于去读材料,可以看一个小问读一则材料,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读设问时,要特别认真,注意设问中提到的时间、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