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基础全面梳理一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 人类活动 或□ 自然原因 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类型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也往往引发生态破坏。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三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2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四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①□ 人口增长 、资源危机和□ 环境污染 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 自 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 自净能力 都是有限的。② 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 资源枯竭 、□ 生态失调 、□ 环境恶化 而陷入绝境。(2)行动纲领:《□ 21 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 自身需求的能力 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社会公正 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 资源 和□ 生 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4)4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五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1)目的:减轻人口对□ 生态环境 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5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同性质的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着眼点不同。(1)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