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梳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20 世纪初的世界已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3)20 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5)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2.过程(1)爆发标志: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2)第一阶段:1914 年 8 月至 1916 年底。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协约国掌握了战争主动权。(3)第二阶段:1917 年 4 月至 1918 年 11 月。美国对德国宣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4)结束:1918 年 11 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构成由对德《凡尔赛和约》及对奥、保、匈、土等国的和约共同构成《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实质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但由此建立起的和平并不长久2.《非战公约》1928 年 8 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 15 国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3.国际联盟(1)成立:1919 年 4 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① 维护和平的原则。② 实行“集体安全”。③ 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3)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3)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催化”作用。(4)局部反法西斯力量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5)英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