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1课时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学案 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1课时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学案 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_第1页
1/22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1课时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学案 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_第2页
2/22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1课时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学案 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_第3页
3/22
第 1 课时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以区域图为载体,利用图中经纬网定位,结合图中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考查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及其原因是高考的主要考查方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一、水土流失 读黄土高原区域图,回答问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水土流失的危害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深度思考 1】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 )(2)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 √ ) (3)不同的社会阶段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不同。( √ )(4)黄土高原是我国唯一水土流失的地方。(× )二、土地荒漠化 读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认识荒漠化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植被景观:图中①为温带草原,②为荒漠草原,③为荒漠。年降水量:图中 A 为 400,B 为 200,C 为 50。本区自东向西随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也随之减少。(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所占比例主要分布地区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① 内容② 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① 合理利用水资源。②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 控制人口增长。【深度思考 2】 荒漠与荒漠化有什么区别?提示 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在非荒漠地区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本来的耕地、林地、草地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深度思考 3】 什么是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提示 次生盐渍化是指由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1课时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学案 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