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能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地解答实际问题。2、进一步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向学生渗透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意识,培育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学生了解和掌握单元复习的方法,能够主动复习。2、能够熟练的化简比以及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比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正确化简比,利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集体沟通、演示法教学过程:一、口算测试{课前5 分钟开始}1.学生独立作答。2.师生集体批阅。(老师说答案,学生交换批阅)。3.根据学生的大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算出自己做对的题和测试的口算题之间的比,并从中发现规律。(比值越大,答题的正确率就越高。)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从学习中自觉地发现数学问题和数学规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只要你留意观察就能找到。二、回忆、整理知识1、老师提问: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的是第四单元,课题是什么?(比的认识)这一单元都有哪些内容?每个内容所涉及到的概念及知识都是什么?(同桌两人合作完成,老师巡视指导)2、畅所欲言,请个别学生说一说。学生可能说:《比的认识》这个单元学习了三个内容:①比的意义。②比的化简。③ 比的应用。比的意义。:知道了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②比的化简:知道了怎样化简比及比的基本性质?③比的应用:利用比的有关知识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有条理的板书在黑板上。3、提问:问1):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学生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例如:6÷4写作6︰4,读作6 比4.6︰4﹦6÷4﹦﹦1.56 是这个比的前项,4 是这个比的后项,1.5是6︰4 的比值。学生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问2):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下列表格:相互关系区别比:(比号)比值一种关系除法被除数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