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东北地区区域概况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表特点:山环水绕 , 沃野千里 。(1)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山区森林资源丰富。(2)中部的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布广泛;是中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1.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2.农业布局的变化三、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问题原因农业生产粗放,耕地破坏严重耕作粗放,低产田占多数,开垦了不宜耕作的土地林地和草地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毁林、毁草开荒及林区过度砍伐、草地过度放牧湿地环境破坏开垦沼泽地水土流失严重长时间大规模开发,黑土流失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作物品种单一,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商品化生产程度较低四、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各种作物之间比重合理;按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作物。(2)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3)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1)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1(2)抓好养畜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3)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2)加快中、低产田改造。(3)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2)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3)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微点 1 东北地区热量条件的优劣(1)优势:冬季长,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使土壤肥沃;冬季积雪春季融化,缓解春旱,可改善土壤的墒情;冬季气温低,可杀灭越冬害虫及虫卵。(2)劣势:热量不足致使作物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防寒问题。微点 2 东北地区有水稻分布的原因(1)东北地区虽然纬度较高,但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夏季水热配合较好,能够满足水稻的生长。(2)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使水稻分布地区向高纬度扩展。微点 3 东北地区大米品质好的原因水稻生长期长;夏季白昼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害虫不能越冬,作物病虫害少。微点 4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