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学名人故事集锦5篇

数学名人故事集锦5篇_第1页
1/8
数学名人故事集锦5篇_第2页
2/8
数学名人故事集锦5篇_第3页
3/8
数学名人故事集锦 5 篇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全部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以下是我整理的数学名人〔故事〕集锦 5 篇精选,欢迎阅读共享。 数学名人故事精选 1 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坚韧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 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无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 19 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坚韧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痛苦,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 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果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肯定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查找数学题来做,慢慢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异,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索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 3×7+2,我又一算,23 用 5 除之正好余 3,所以 23 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知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今,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舞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果便突突地往上冲。 数学名人故事精选 2 纳皮尔只有一个发明,但这个发明极为重要:对数。简洁的说,一个数的对数让我们知道了这个数额数量级。用如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数学名人故事集锦5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