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说课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说课稿--数学说课评课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实验数学》第六册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同学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同学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同学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 X 宽=面积的方法计算。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归纳。本节课教学胜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同学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与长方形的长 和宽之间的关系,加深同学对此法的理解和掌握。 2、使同学会运用推导结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通过此课的教学,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归纳、概括、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4、培育同学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同学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笼统思维的阶段。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同学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调动同学多种感官(手、眼、脑)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法的选择以发现法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为辅。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直尺、边长 1 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两个长方形纸片。 在学法上可归纳为: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同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同学好学。 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同学会学,在学习 过程中有意培育同学主动探究的能力。 3、运用电脑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 氛,使同学乐学。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前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今日动脑筋爷爷想来考考大家。(课件演示动脑筋爷爷的画面)图 1 同学可根据前面所学知识能很快说出边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代表 1 平方厘米,图 2 和图 3 是在图 1 的基础上将一个长方形用虚线勾勒多个小正方形的形式。同学对图2和图3已能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各自的面积。但图4这个长方形没有虚线勾勒出来,它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