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复习有关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结合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体会交通与数学的关系;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沟通。 〖教材分析〗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的学习素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交通数学问题的一节复习课。这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个好的案例,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从一年级学生学习新教材伊始,一直把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育作为重点,经过一、二年级的培育,学生不但具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形成了意识。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根据复习课的特点,我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不再是学死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培育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大多数步行上学,结合此实际情况,更便于孩子们自主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也便于我制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每天上学,几点从家出发,路有多远? 生 1:我家离学校不远,十多分就到了。 生 2:我家离学校也就是体育老师测验一百米那么近,一会儿就到了。 生 3:我得乘车,等车加坐车得用 20 分。从车站到学校还要走10 分,半个小时能到。 师:大家估量一下家离学校的距离,算一算你每天上学放学走多远。 生口算或笔算求出答案,与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互相了解。 (评析老师能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 1. 师:同学们看图“小东上学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小组同学沟通一下,看看谁能回答你的问题。 2. 生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评析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 3.大组汇报。(解决书上和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学生们容易忽略的问题。) 生 1:我提醒大家小东中午假如回家吃饭,就是 4 个 650 米。 生 2:还可以理解为 2 个 1300 米。 师:小东家在六楼每上一层大约用 12 秒,1 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这道题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为什么? 生 3:一楼不用上,他实际就上了 5 层楼。 生 4:比如说我家住在 2 楼,实际就上了一层楼梯。 生 5:我忽略了一楼不用上楼梯。 师小结: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