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角的度量》【教材与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2.通过小组合作,沟通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正确读出角的度数。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4、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沟通的能力。同时在沟通汇报时,让学生学会倾听,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教学难点: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量角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但对于量角器上面的内圈与外圈两个刻度线学生很难区分开来。读度数的时候不知道是看内圈还是外圈,因此我设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教学准备】量角器 、 三角板 、 作业纸张(上面有两个不同的角,就是情境中的角 1和角 2)。【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提问: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角的各部分名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 创设情境:1)今日我们就进角的王国看看。(让学生欣赏各个漂亮的角组成的图片)。可这一会,,角的王国里有两个角发生了口角,角 2 对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