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球经济失衡下国际经济秩序演变路径浅谈全球经济失衡下国际经济秩序演变路径 摘要: 20 世纪末出现,至今依旧存续的全球经济失衡, 实质是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失衡以及由此决定的各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失衡和利益失衡,是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外在表现。它是由美国内外政策选择、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以及美元的中心地位造成的,是“国家投资行为人”恣意妄为的结果。持续的全球经济失衡,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以及国际经济秩序演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再次对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反思,对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力量、因素及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济失衡 演变 偏向性 一、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由来及决定因素 现存国际经济秩序是依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制约因素,经历了三个进展阶段而演变来的。 第一个阶段是在 17 世纪至 18 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当时国际经济秩序确立的理论基础是重商主义,形成的决定因素是领土争夺以及财宝掠夺,而掠夺是建立在被掠夺者自愿接受掠夺者规则的基础上的,于是就形成了欧洲民族国家相互制衡的均势体系。 第二阶段是 19 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这个阶段,形成了由英国缔造的开放和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指导国际经济秩序的理论基础是自由贸易、非卑视性和平等待遇的理念。这时的国际经济秩序运转,是维持在强国对落后国家的掠夺之上的。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决定因素,来自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国际生产体系的演变及世界经济中心权力的转移、英镑体系的确立。 第三个阶段是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至 20 世纪 90 年代。形成了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它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霸权稳定论,即以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的“霸权稳定论”、A.F.K. 奥根斯基(A.F.K.Organski)“权力转移理论”及乔治?莫德尔斯基(Geroge Modelski)的世界政治历史的“长周期论”为依据,形成了美元霸权下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这种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决定因素,是全球化、一体化、区域经济、美元霸权,而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黏合,凸显了美国的霸权效应,强化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及不公正性,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失衡。 二、全球经济失衡下制约 21 世纪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因素 全球经济失衡下,国际经济秩序是由主权国家特别是经济大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塑造的。21 世纪国际经济秩序就是在多极化和美国主导地位这两种趋势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