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1页
1/46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2页
2/46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3页
3/46
第一章绪论1、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进展的史志描述阶段。《商业地理手册》:由 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进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进展的商业地理讨论阶段。法律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讨论,以法律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讨论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 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讨论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究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 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讨论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 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文化转向: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讨论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讨论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讨论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是讨论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讨论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讨论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4、布置阅读相关讨论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进展特点?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讨论对象的内涵。经济地理学是讨论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1)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