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讨论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讨论 摘要:个人私生活的安全、自由,是每一公民得以正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互联网的应用为我们带来便捷,有时也会为我们的生活、隐私等带来不便与影响,甚至是威胁。本文在分析“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希望对于保护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能有所助益。 关键词: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人肉搜索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节奏进展,互联网的进展速度超乎想象。作为网络技术的一项功能体现,“人肉搜索”涉及了广阔人民群众的生活隐私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公民生活权利的影响与不便。 一“人肉搜索”第一案 2025 年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人肉搜索”第一案。 2025 年 12 月 29 日晚,姜岩从自己居住楼房的 24 层跳楼自杀死亡。在自杀前 2 个月,姜岩在“北飞的候鸟”的个人博客中以日记形式记载了自杀前两个月的心路历程,将丈夫王菲与一女性东某的合影照片贴在博客中,认为二人有不正当两性关系,自己的婚姻很失败。日记中显示出了丈夫王菲的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等信息。姜岩在第一次试图自杀前,将自己博客的密码告诉一名网友,并委托该网友在 12 小时后打开博客。姜岩跳楼自杀死亡后,该网友将博客密码告诉了姜岩的姐姐姜红。 姜岩的大学同学张乐奕,得知姜岩死亡后,注册了名称与姜岩博客名称相同的非经营性网站,即“北飞的候鸟”(网址:http://orionchris.cn/)。在该网站首页,张乐奕介绍该网站是“祭奠姜岩和为姜岩讨回公道的地方”,并与姜岩的亲属及朋友先后在该网站上发表纪念姜岩的文章,并将该网站与天涯网、新浪网进行了链接。 姜岩的博客日记被一名网民阅读后转发在天涯网的社区论坛中,后又不断被其他网民转发至不同网站上,姜岩的死亡原因、王菲的“婚外情”行为等情节引发众多网民的长时间、持续性关注和评论。许多网民认为王菲的“婚外情”行为是促使姜岩自杀的原因之一;一些网民在参加评论的同时,在天涯网等网站上发起对王菲的“人肉搜索”,使王菲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详细个人信息逐渐被披露;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对王菲进行指名道姓地谩骂;更有部分网民到王菲和其父母住处进行骚扰,在王家门口墙壁上刷写、张贴“无良王家 ”、“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等标语。直至本案审理期间,许多互联网网站上仍有大量网民的评论文章。 法院认定: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