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及对地铁设计施工的问题与对策花岗岩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及对地铁设计施工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花岗岩的工程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遇水软化、崩解特点;存在“孤石”;具有独特的组分特征,使其既具有砂土的特征,亦具粘性土特征;部分物理指标偏离较大;岩石中、微风化的岩石强度高等特点;针对其特征,提醒设计施工应注意其工程问题,合理建议其设计施工方法。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及全、强(土状)风化带;明挖法、盾构法、矿山法、钻(冲)孔桩; 中图分类号: P634.2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 D 标(朱村~增城广场)线路长14.34km,起迄里程 YCK45+610.00~YCK59+950.00(共设 4 个车站、3 个区间及一座停车场),本标段线路沿广汕公路布设,呈东西走向;本标段线路敷设方式分别为高架段与地下段;地下段隧道埋深约为 15.03~23.81m,地下车站埋深约为 17.8~20.10m。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覆盖土层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主要为冲洪积的砂、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小于 20m,下伏基岩为志留纪(S3ηγ)花岗岩及元古代(Pt)的花岗片麻岩。 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块状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冲洪积砂层及圆砾层,其富水性较好,透水性中等~强;块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花岗岩的强(岩块状)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其赋存条件与岩石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等有关,岩石裂隙发育、破裂时,岩层渗透性较好,富水性较好,在裂隙不发育地段或当裂隙被充填时,地下水赋存条件相对较差,具弱透水性,富水性也较差,微风化岩其富水性较差,渗透性一般为弱。由于部分强~中等风化基岩上覆全风化岩和残积土等为相对隔水层,这部分基岩风化裂隙水具承压水特征。 3、花岗岩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3.1 岩石全风化带在成因上属于岩石,但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方面具有土的特性,而岩石强风化又区分有成土状、岩状(可单独细分亚层),其力学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别,应考虑两种状态下的力学参数值;岩石全、强(土状)风化带在可挖性方面考虑,它们与岩石强(岩状)、中风化带有明显的差别,即在垂直方向上岩石强(岩状)风化带的上界为岩土分界线。 3.2 花岗岩残积土及全、强(土状)风化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广泛。残积土主要为砂质粘性土、砾质粘性土,土质的均匀性差。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质,压缩性中等偏高,但遇水会软化、崩解,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