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1.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完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后进行的,主要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本节内容是平均分的延伸,跟分数乘法有密切联系,也是学习第十二册教材比例的基础。 2.本节内容设计比较灵活,鼓舞学生用自己的的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 1.经课前了解学生对于比的意义理解得比较透彻,也非常理解、喜爱比的多种表现方法,而分东西时他们都喜爱用平均分,认为平均分最合理,也非常喜爱帮助别人分东西。 2.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凡事都喜爱刨根问底,喜爱挑战各种难题,所以本人设计了由平均分向按一定比分配的策略,让他们的认知由平衡向不平衡进展。并一步步引导他们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最终真正学到知识。 3.学生可能会认为为什么平均分分东西会不公平,为什么要按一定的比分才合理。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的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育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课件出示幼儿园园长买回东西的画面) 二、主动探究,归纳方法。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四、全课总结。 1、 老师让学生把 10 个皮球分给小一班和小二班。学生分完后,老师问学生这叫什么分?这样分是按几比几分?2、接着老师提出:小一班有 30 个小朋友,小二班有 40 个小朋友,对于 70 个苹果,你打算如何分?1、老师把刚才的问题板书成应用题出示:幼儿园园长准备把 70 个苹果按 3:4 的比分给小一班和小二的小朋友,两个班各分得多少个苹果?2、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同学老师建议画图帮助理解。解答后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3、学生讨论后汇报沟通,说说自己的思路及方法。4、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检验。并板书。5、①老师让学生试着说说这种问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②学生说完后,让学生再讨论讨论。6、老师小结,并板书课题。(1) 初步运用。师:创设情境:现在园长又碰到了两个问题,你们同意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