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力》教案 江苏省运河中学 冯方永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2)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4)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2.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水往低处流、物体从空中落下、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回地面等现象,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引出重力的概念,培育学养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 经历探究过程得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培育学生的实验、归纳能力(3) 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和应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培育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意识,激发起较高的求知欲和探究自然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重力的方向和大小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重力概念的建立教学策略:通过大量典型实例,分析概括,老师点拨三、设计思路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其共同原因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从而引出重力概念;指导学生经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探究活动,得出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结论;通过联系实际,知道重力方向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观察被举高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工作”,感受重力势能的存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可安排组内合作,组间竞赛,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四、教学资源1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泥、线、小球、铁架台等 2 演示器材:重物一个,沙箱一个,筷子一支3 课件:瀑布、跳伞、水力发电站、飞船升空等视频资料及练习4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五、教学设计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点 评引入新课观察教材三幅图的视频课件,然后学生再亲手操作,观察重物下落。提问:这些现象有何共同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引出重力课题观 察 现 象 , 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得出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的共同点。学生回答。通过观察实际现象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重物下落原因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求知欲。学生回答问题时“由于地球的吸引”一般来讲会回答出的 。关于重力并不熟悉。讲授新课1、 关于重力根据以上分析老师板书重力概念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