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三)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1.“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应付近代化的敌人。”该评价适用于(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北伐战争2.下面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战舰对比图,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 )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C.华夏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差距 D.儒学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3.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开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进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4.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5.有人看电视节目《清宫档案》后有感而发:“人言洋务无实务,怎知朽木有蛀虫。艨艟战舰何其华,黄海一战丧斯文。”与这一感慨所言战争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 )A.福州和厦门被辟为通商口岸 B.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北京设立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6.历史漫画能生动地反映或揭示历史本质。下列两幅漫画深刻揭示了( )A.英国侵略者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香港岛B.英国侵略者通过看木偶戏来庆祝自己占领了中国香港C.中国近代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政治腐败,官员贪图享乐是清政府对外战争失败的根源7.“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纪念碑、纪念实物等都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下列纪念碑、纪念舰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文明B.进展资本主义 C.反对封建统治D.反对外来侵略9.不少西方人士在评论甲午海战失败原因时曾指出:中枢之权势太弱,一任督抚之私顾封疆,不能联各军为一队。这表明中国在甲午海战中( )A.海陆两军军官腐败透顶B.海军缺乏统一指挥,互相掣肘C.陆海军没有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