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统一进行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经过三年的具体实践。我粗浅的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 新课改提倡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 新课改理念认为:老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加者,课堂上应尊重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整节课,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老师只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加以引导,有时鼓舞学生提问。为此,我们老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教学,面对全体学生,放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重视每一位同学的见解,赏识他们每一点进步的思想火花。 二、新课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说大话说空话的课,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离现实社会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让广阔的学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如我们的政治课现在分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学”等模块。使的我们的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的气息。 如在讲到《政治生活》的民族问题时,结合时政热点问题“3?14 西藏事件”,布置学生搜集与西藏史实有关的资料,还有农奴主压迫农奴的各种证据——图片、视频、文献等,在课堂上进行展览和沟通。有能力的学生还自己制作和讲解 PPT 课件。这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和真实性,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形象记忆,对有关历史知识、人文知识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三、新课改提倡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新课改精神强调合作探究,强调培育学生的情境思维。老师假如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制造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纳角色模拟法,创设课堂“小社会”,可以培育学生的情境思维能力。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课堂模拟教学,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根据角色要求,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学生参加意识、制造热情空前高涨。 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一课中,讲到“公民参加民主决策的合法渠道”时,可以设计“模拟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