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点 解决力学问题的三种基本功力学问题是物理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很多,可以迁移到电磁学、热学中,甚至是原子物理中,因此掌握力学问题的处理思想是重要且必须的.1.受力分析在解决各种力学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善于选择讨论对象.究竟是选定某一物体,还是某一系统(整体),要根据问题的物理情景和解题目标来定,并要能熟练掌握受力分析的“整体法”和“隔离法”.若要求解系统内物体间的“内力”,必须进行“隔离”.对隔离出的物体来说,此时系统的内力即转化为该物体的外力.一般均要作出讨论对象的受力示意图.只有在正确分析讨论对象受力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明确相应运动情况而选取相应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要养成受力分析时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的习惯,如静摩擦力、杆的弹力等问题的分析.2.运动过程分析在力学问题中,任何一个讨论对象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展现一个运动过程,在分析时,要区分出初态、运动过程和末态,在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往往因为物体受力的变化,可以把它的运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所以解题时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受力情况选取相应的规律求解.3.矢量的运算学过的矢量主要有:位移 s、速度 v、加速度 a、力 F 等,矢量运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互成角度的矢量合成与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在进行矢量合成或分解时,应明确物体遵循力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是对瞬时矢量的合成或分解.(2)正交分解法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特别情景,实际中多应用于力的分解,应用时要根据物体受力情况选定坐标系,使较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3)同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要先规定正方向,然后以“+”“-”号代表矢量方向,从而把矢量运算转化为算术运算.对点例题 如图 1 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θ=37°,并以 v=10 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的 A 端轻轻地放一小物体.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传送带 A 端到 B 端的距离 L=16 m,则小物体从 A 端运动到 B 端所需的时间为多少?(g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图 1解题指导 设小物体的质量为 m,小物体被轻轻地放在传送带 A 端,小物体沿传送带方向速度为零,但传送带的运动速率为 v=10 m/s,二者速率不相同,它们之间必定存在相对运动.传送带对小物体有沿传送带斜向下的滑动摩擦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