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分离定律(Ⅰ)1.概述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重点)2.对分离现象进行解释。(重难点)一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杂 交 实 验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1)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授粉时无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纯种,能确保杂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而且花冠的形状又非常便于人工去雄(剪掉雄蕊)和授粉。(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2.单因子杂交实验探讨:为什么豌豆去雄不能在开花以后进行?提示:由于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在花开放之前就完成了传粉过程,所以去雄不能在开花以后进行。探讨:狗的长毛和卷毛是相对性状吗?如何推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提示:不是。相对性状的定义是“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据此推断。探讨:若 F2共获得 20 株豌豆,开白花的个体一定是 5 株吗?说明原因。提示: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 3∶1 分离比,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探讨:紫花和白花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紫花和白花,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吗?为什么?提示:不属于。因为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1.杂交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豌豆的去雄工作应选择在自花传粉之前进行。(2)两次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2.对性状类概念的理解(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2)相对性状:每种性状所具有的不同表现形式。(3)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4)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3.显隐性性状的推断(1)根据子代性状推断。①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显现一种性状⇒子代所显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 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显现不同性状⇒子代所显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推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 3∶1⇒分离比为 3 的性状为显性性状。1.下列选项中属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的是( )【导学号:35930000】A.豌豆的相对性状差异不明显B.豌豆的后代数量较少,便于统计C.豌豆属于严格的闭花授粉植物D.豌豆属于雌、雄异花植物【解析】 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