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生态系统的结构2,6,1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1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4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稳定性5,75.生态环境的保护8,96.综合10,12,14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1.(2025 广东肇庆期末)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的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会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败叶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焚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焚烧的主要目的是( C )A.消灭森林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解析:寒带地区温度较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较弱,对森林中的残枝败叶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焚烧可以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2.(2025 湖北黄冈期末)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硝化细菌在氮循环中的作用就是把氨转化成氮气返回到大气中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能将土壤中的氨最终氧化为硝酸,并利用反应中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能量是不能循环的,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不能再被绿色植物利用;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但分解者也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小动物也是分解者。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猎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 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解析:象粪中含有的能量不属于大象所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能量;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4.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若此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微生物B.若此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C.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可使能量循环利用D.若乙为初级消费者,则乙种群的有机物总量比甲的小解析:若图表示碳循环,则丁为大气中的 CO2库,甲、乙、丙分别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