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黄永玉阅读答案 鬼斧神工黄永玉 (杨先让) 黄永玉著了一本《比我老的老头》,最后列写了我,其实他比我大五六岁。那是他一贯的幽默调侃,也说明他对我在为中国民间美术上流的汗水的同情、鼓舞和肯定,更说明我们之间的友谊。我和黄永玉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风风雨雨相处几十年,应该说知根知底。细想不然,他总让你刮目相看、让你惊叹不已的时刻。 1953 年,他带着全家来到北京,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执教。各种政治运动他都经过了,挨批判也批判过,斗也斗过,被红卫兵毒打过。人们的身心都在被改造、被扭曲着,而黄永玉他那艺术家的性情依旧故我,照样该玩猎枪玩猎枪、该养狗养狗、该养猴养猴、该听音乐听音乐、该谈古今名著谈古今名著、该讲笑话讲笑话照旧不变的黄永玉。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队伍中,他绝对是个异数。他不属于徐悲鸿教育体系(阅读微博:徐悲鸿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他把中国画的改良和实践作为自身的责任,主张用西方油画技法,尤其是素描来改良中国画,也就是用素描来改变过去那种师父带徒弟,一点点地教的教学方式,对中国画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现在,许多美术学院仍都执行)里的成员,他的技艺是在他常年流浪的生活中,在抗战动荡中,一点一滴锻炼自学出来的。他深知艺术上独树一帜、不雷同的重要,因此他的插图、漫画、木刻版画都姓“黄”。当他来到中央美术学院这座洋学堂时,看到徐悲鸿带领众老师在画素描写生时,他说:“我和张光宇都看傻了。”其实他才不傻,他都看在眼里。他不会放过吸收好的技能与事物的一丝一点。 1972 年,我们都在河北省石家庄的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忽然上面宣布可以适当练练笔作画了。我和黄永玉拿起水彩对着向日葵写生。后来他提出互换作品,他说:“你的画法我想给儿子黑蛮看看。”又悄悄对我说:“将来回北京,我要大画、画大画”后来果然如此,他的确大画特画,而且越画越大。 “文革”后,黄永玉的才气简直是一种爆发性的“井喷”,当然,国家的形势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人们都在加倍努力地去补偿失去的年月,可是很少能人比得上黄永玉所发挥的奇光异彩那么夺目。劳丁(丁井文)生前曾感叹:“黄永玉是个鬼才,画得好,文章好,肚子里东西太多、太奇妙。”我更料想不到他的雕塑、诗歌也那么精彩。他一直在写长篇小说《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阅读微博:《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是黄永玉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截至 2025 年,已经写了十多年,中间数次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