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一、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2、学会使用符号↓、↑记录结果,表达上浮和下沉,做观测记录。3、乐意参加科学游戏,初步产生对科学活动的爱好。二、活动重难点通过实验初步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对其分类。三、活动准备:1、老师示范物:硬币、球、钥匙2、物质准备:(1)木块、棋子、苹果、塑料积木、橡皮 (2)干抹布若干,装有清水的透明大盘每组一个,供幼儿做实验的实验盆若干。3、活动登记表、铅笔三、活动过程:1、导入:以幼儿熟悉的钥匙、小船等实物来激发幼儿的爱好,从而引出沉与浮。 师:小朋友们,今日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神奇的东西,想不想知道啊?这些物品做一个玩水的游戏,把它们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你们猜猜看?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沉与浮,对沉与浮感爱好,从而一起学习《沉与浮》。2、引导幼儿探究不同材质的物体的沉浮状态(1)师:今日,老师除了给大家准备了球和木块之外,还带来了很多礼物,大家一起来看下好不好? 逐个拿出来并提问,并引导小朋友结识沉与浮的表达符号,先让小朋友猜想,老师示范。(2)引导幼儿分组做实验 鼓舞幼儿玩多种材料,观测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集中记录结果。 探究: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哪些物体一直浮在水面? 集中分享探究结果:组织幼儿集中沟通小组探究的结果。 巡视幼儿实验过程,并提醒幼儿做好标记代表沉浮。 总结实验结果,说说自己的东西是沉还是浮。有不同样结果的我们反复试一试。(3)将幼儿的实验结果张贴出来,并请幼儿尝试着总结大而轻的东西会浮着,小而重的东西会沉下去。3、延伸沉浮:引导幼儿探究让沉下去的物体起来的方法(1)探究点一:不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师:老师把这两个塑料瓶一起放进水里哈,小朋友们发现了什么?是不是一个沉下去,一个却浮起来,为什么啊?那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让沉下去的塑料瓶在不借助任何材料的前提下能浮起来啊?(分开问) 引导幼儿通过改变重量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如:倒掉塑料瓶中的物体。集中分享实验结果:请个别幼儿表述自己的实验发现。(2)探究点二: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师:钥匙小兄弟一下水就沉在水底,很难过,他想浮在水面上透透气,小朋友有什么好方法让钥匙小兄弟浮起来啊?引导幼儿通过把钥匙放在有足够浮力的塑料块上让钥匙浮起来。联系现实:夏天天气太热,小朋友有没有跟随爸妈去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