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消化和吸收PPT课件ppt(最新资源)目录CONTENTS•消化系统概述•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与吸收•大肠内消化与吸收•消化吸收障碍性疾病简介01消化系统概述消化道消化腺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等,分泌消化液,协助食物消化。摄取食物,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泄废物。01020304唾液胃液胰液胆汁消化液及其作用由唾液腺分泌,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初步分解淀粉。由胃腺分泌,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由肝脏分泌,储存于胆囊,含有胆盐,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由胰腺分泌,含有多种消化酶,可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伸展性紧张性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消化道平滑肌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可适应消化道内容物的体积变化。消化道平滑肌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产生节律性收缩。消化道平滑肌保持持续收缩状态,使消化道内保持一定的压力,有助于食物推进和消化液分泌。02口腔内消化唾液的性质和成分0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低渗液体,含水99%以上,其余成份主要是粘蛋白、球蛋白、尿素、尿酸、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盐。唾液的分泌02主要受神经调节,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性分泌是食物对口腔的机械、化学和温度刺激所引起的,而条件反射性分泌则是由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引起的。唾液的生理作用03湿润和溶解食物,便于吞咽;清洁和保护口腔;杀菌作用;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唾液分泌及成分咀嚼肌的收缩使牙齿对食物进行切割和磨碎,同时与舌的搅拌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咀嚼食团经舌的推送进入咽部,触发吞咽反射,软腭上抬封闭鼻咽通路,会厌翻转封闭喉口,食管上口开放,食团经咽腔进入食管。吞咽咀嚼与吞咽过程味觉感受器味蕾是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背面和舌缘的乳头中,也散在于口腔粘膜表面。味觉传导通路味觉细胞对味质分子敏感,将味分子转化为神经信息编码,传递到大脑进行识别。此过程涉及多个神经通路和核团的参与,包括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味觉的生理意义辨别食物的味道,增进食欲;与嗅觉等其他感觉相互作用,形成对食物的综合感受。味觉感受器及传导通路03胃内消化胃液分泌及成分胃液的主要成分胃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等。胃液的分泌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其中食物对胃液的分泌具有重要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作用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同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有助于蛋白质的消化。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和蠕动。胃的运动形式胃运动的调节机制胃运动的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其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胃运动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食物在胃内的混合和研磨,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为后续的消化和吸收做好准备。030201胃运动形式及调节机制影响胃排空的因素食物的性质、进食量、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等。胃排空的过程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胃排空的意义保持胃肠道内压力的相对稳定,避免食糜在胃内停留过久,影响后续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有助于维持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胃排空过程及影响因素04小肠内消化与吸收03胰液和胆汁的协同作用胰液中的消化酶在胆汁的乳化作用下,能够更好地与食物混合,提高消化效率。01胰液分泌由胰腺外分泌部分分泌,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对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有消化作用。02胆汁分泌由肝脏分泌,储存于胆囊,主要成分包括胆盐、卵磷脂、胆固醇等,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胰液和胆汁分泌及作用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等,有助于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推动食糜向前移动。小肠运动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其中神经调节主要通过肠神经系统实现,体液调节则涉及多种胃肠激素。小肠运动形式及调节机制调节机制小肠运动形式食物中的淀粉在胰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被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