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融概论一、名词解释1、实质货币2、实物货币3、代用货币4、信用货币5、存款货币6、电子货币 7、价值尺度 8、流通手段 9、支付手段 10、贮藏手段11、世界货币 12、货币制度 13、银本位制 14、金银复本位制 15、平行本位制16、双本位制 17、格雷欣法则 18、跛行本位制 19、金本位制 20、金币本位制 21、金块本位制 22、金汇兑本位制23、信用货币制度 24、信用 25、商业信用 26、银行信用 27、国家信用 28、消费信用 29、利息 30、利率 31、基准利率32、名义利率 33、实际利率 34、固定利率 35、浮动利率 36、利率体系 37、利率市场化 38、直接融资 39、间接融资 40、金融体系 41、中央银行 42、商业银行 43、政策性银行 44、金融市场 45、交易工具 46、货币市场 47、资本市场 48、现货市场 49、期货市场 50、发行市场 51、流通市场 52、公开市场 53、议价市场 54、店头市场 55、第四市场二、填空题1、货币源于( 商品 ), 是商品交换过程进展的必定产物,并在商品经济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和不断进展。现代商品经济实质是( 货币 )经济,是( 金融 )经济。2、从货币形态的演进过程来看,货币依次经历了( 实物货币 )、( 金属货币 )、( 纸质货币 )和( 存款货币 )的演变。3、由于价值基础的不同,历史上的纸币包括( 可兑换的纸币 )和( 不可兑换的纸币 )两种类别。4、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一是( 人们对此货币有信心 ),二是( 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5、根据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可以将各种形态的货币分为三大类:( 实质货币 )、( 代用货币 )和( 信用货币 )。6、货币形态的演变呈现出两个规律性:( 币材不断优化 )和( 币材不断节约 )。7、货币具有( 价值尺度 )、( 流通手段 )、( 支付手段 )、( 贮藏手段 )和( 世界货币 )五个方面的职能。8、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格必须借助于( 价格标准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 观念 )的货币。9、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 价格 ),价格的变化依存( 商品价值)和( 货币价值 )的变化。10、作为流通手通的货币必须是( 现实 )的货币,但可以是( 价值符号 )。11、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税金、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即为( 支付手段 )职能。12、在货币的五个职能中,(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