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肉羊高效增产工程建设方案(2025-2025 年)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养殖传统,为畜牧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进展基础。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畜牧业作为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狠抓结构调整,加快机制体制创新,产业进展规模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畜牧业得到了长足进展,并已成为我区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重要途径。养羊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内容及我区的传统产业,一直以来受到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有效的推动了我区养羊业的进展。截止 2025 年,全区牲畜存栏4773 万头(只),全年出栏各类牲畜 4287 万头(只),肉类总产量 207 万吨,其中羊出栏 3200 多万只,羊肉产量 46 余万吨,分别占总牲畜存栏和肉产量的 79%、33%。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调整,羊肉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我区羊肉产业受传统的生产方式、相对滞后的繁育体系及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影响,肉羊市场供给短缺、进展后劲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这严重影响了我区畜牧业快速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营意识守旧落后,肉羊生产水平偏低。目前我区肉羊生产,农区主要为庭院式饲养,牧区仍以自由放牧为主。羊肉的增产主要靠增加饲养量来实现,大多数农牧民习惯于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传统落后生产方式,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水平不高,传统的养羊习惯制约着肉羊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二是肉羊良种化程度低,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改良用种明显不足,大部分种公羊由民间自发选育,选育方向不明确,工作不连续,地方羊品质提高进程缓慢;三是肉羊产业化进程迟缓。目前,我区肉羊饲养方式主要为农户小规模散养,养殖规模化程度低,成型的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小区不多,缺乏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优质肉羊饲养管理体系,加之缺少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资源优势得不到转换,尤其特色产品形成不了规模优势,产业化进程迟缓已成为制约我区肉羊产业持续进展的突出因素。为加快进展现代肉羊产业,有效保障肉羊市场供给,带动农牧民增收,实现草原减牧生态良性进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深化讨论我区肉羊产业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总结近年来全疆在肉羊产业进展试点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利用现有肉羊业进展基础,大力实施新疆肉羊高效增产工程,工程通过推广实施多胎肉羊杂交生产体系、肉羊育肥增产体系及专用肉羊经济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