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一.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一)理论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前后相互连贯。强调教学要致力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自 2002 年教育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小学英语课程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真正实现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管理思想,我省在 2003 年从小学三年级起全面开设了英语课程。目前已经有大批小学生进入了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升入初一后,在英语学习上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产生种种不适应,从而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学习成绩下滑。这反映出了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是被忽视的,是一个薄弱环节。(二)应用价值 我省目前中小学之间的衔接还处于学生个体的自然衔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还没能起到主导作用。因此,进行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课题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旨在解决中小学英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使中小学英语教师与学生能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有助于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能和初中教师达到师与生,教与学的双向适应,从而使英语教学少走弯路,避免分化,达到大面积提高我省的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与英语学科优秀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对教育教学理论具有发展和完善之价值。(三)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纵横网络,输入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浏览、检索出很多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经验或总结。查阅文献,检索资料的答案,浙江省夏侯富生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河北师范大学田桂森教授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研究成果。我国台湾教育界也就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与讨论。有关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