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强化练(十五)(必修4第三单元)(30分钟50分)本单元的高频考点有:1.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2.整体与部分3.量变与质变4.矛盾的对立统一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2015·潍坊模拟)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造成了下一代的不平等。这种现象表明()A.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B.主观臆造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D.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教育【解析】选A。材料揭示了教育、就业、生活之间的联系,A入选。主观臆造事物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B不选;材料未体现事物的前进与上升,C不选;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说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教育,D错误。2.(2015·盐城模拟)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主动作为,在区间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和结构性调控,实现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这一思路蕴含的辩证法智慧是()A.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C.运用综合思维,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解析】选C。题干材料强调结构性调控,注意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C项符合题意;A项是唯物论知识,B项是认识论知识,二者均不符合题干要求;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D项表述错误。3.(2014·郑州模拟)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B.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C.把握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D.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解析】选C。本题考查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题中材料说明要提高记忆力需要视听有机结合,在哲学上体现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故C正确。A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D均与题意无关。4.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总是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这告诉我们()①事物总在不断量变中实现质的变化②事物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实现发展③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实现发展④事物总在外力作用下实现质的变化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发展及辩证否定的知识。题干意思强调传统建筑在辩证否定中实现发展,①②符合题意;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③表述错误;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④错误。5.(2014·安徽联考)承受过苦难的人民,最珍惜和谐安宁的生活;经历过内乱的国家,最懂得团结稳定的可贵。下列名言与材料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乱生于治,怯生于勇B.长短相形,高下相倾C.聚沙成塔,集腋成裘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解析】选B。本题考查矛盾的观点。材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相比较而存在,故B项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项体现的是量变引起质变;D项告诉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6.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上述要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①创新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①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错误;先“”行先试、不搞一刀切表明②④符合题意。7.(2015·抚州模拟)改革的文件,要坚持改革的性质,要突出改革的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编写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编写改革的文件应坚持不十全大补、不面面俱到。坚持不十全大补,”不面面俱到的哲学依据是()A.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抓关键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C.部分影响整体,应搞好局部,用局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