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5·湖北襄阳模拟)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D.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D【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强调教徒直接通过阅读《圣经》来与上帝沟通,这体现了人的价值,摆脱了对教会的依赖,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这才是人们“真正接受”它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2.(2015·浙江衢州二模)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良善的。因此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他的这段话旨在()A.强调世俗权力大于教会权力B.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C.宣扬教会权威源于世俗权力D.否认教会和神职人员的权威A【解析】本题考查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由题干材料可知,他在强调世俗权力应该履行它的职责,可以约束教会权力,强调世俗权力大于教会权力,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未体现,故错误;材料未涉及教会权威来源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世俗权力大于教会权力,没有体现对教会和神职人员权威的否认,故D项错误。3.(2015·湖北宜昌三模)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B【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题干材料“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表明,天主教会采取了措施以缓解危机,故B项正确。路德派与天主教相对立,故A项错误;天主教与新教相互对立不可能融合,故C项错误;在新教的反对声中,天主教才逐渐禁止出售赎罪券,故D项错误。4.(2015·江苏海安四模)“这个世界和它所有的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出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在现实生活与来世生活中,他事实上在任何时候都拥有快乐和幸福。”作者宣扬的主旨是()A.上帝创造万物灵长B.反对禁欲,强调来世享福C.人类可以统治世界D.以人为本的宗教理念D【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题干材料中“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出来的”的这句话说明,作者强调的是“为人”,而上帝创造万物灵长并没有体现该主旨,故A项错误;题干中“在现实生活与来世生活中,他事实上在任何时候都拥有快乐和幸福”的这句话说明,作者认为现实生活与来世生活一样重要,故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主旨,错误;题干中“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故D项正确。5.(2015·山东德州二模)“当时,新兴的自然科学已经证明自然是受理性所管辖的,于是哲学家们认为他们也有责任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伦理奠定基础。□□□□因此而产生。”这里的“□□□□”应是()A.智者学派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D【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由题干材料“新兴的自然科学已经证明”可知,当时处于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故排除A、B两项;由题干材料“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思想家将人的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故C项错误,选择D项。6.(2015·山东济宁二模)“他的学说对人民主权、自由和平等有着强烈的诉求,是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述评价中的“他”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C【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思想家。A项的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B项的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D项的康德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故A、B、D三项均不符题意。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一切人权的表现和运用必须表现人民的意志,符合题干要求,故C项正确。7.(2015·湖北黄冈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