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想法麻栗坡县第二小学 周帮飞论文摘要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受到了积极有效的关注。但是,反思自己走过的课改之路,发现日常形态的课堂中,“华而不实”、“高耗低效”的课仍然为数不少,显然这样的课堂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也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理想课堂。因此,追求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了教学研讨的热点。本文将从“小组合作的构建”和“老师教法的改变”两个方面来谈一谈高效课堂的构建。关键词:高效 课堂 构建 想法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受到了积极有效的关注。但是,反思自己走过的课改之路,发现日常形态的课堂中,“华而不实”、“高耗低效”的课仍然为数不少,显然这样的课堂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也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理想课堂。因此,追求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了教学研讨的热点。今日,我站在一线老师的角度来谈一谈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个人的想法:小组合作的构建一、小组合作意识的培育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觉得应从培育小组合作意识入手。一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把多数的定性问题、随发性问题,在小组内经过合作探究和沟通来解决。在此过程中,老师参加个别小组的部分问题的探究,引导合作方向、形成合作气氛、做好合作评价等。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才是兴趣产生的根原来源。二是要长期不断的培育“小先生”,形成老师作用的最大面积辐射,以优生带差生。许多优秀的学生理解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往往很独到、新颖,值得学习、推广。因此小组合作中的一个特色就是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明白效应”,带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快速有效进行。这些人就是“小先生”。“小先生”不只是老师的影子,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他们处处表现出了“青胜于蓝”的作用。而学生的每一个成功的讲解,都会带动一批学生走向明白,得到成功的感受和喜悦。三是灵活的激励鼓舞,及时的肯定,随时进行表扬。“你真聪慧”、“某小组是优秀小组”等等之类的评价语,没新意,不适于用在评价小组课堂合作学习上。我用了一些含有刺激和激发意义的用语,诸如“回答问题最多的组”、“举手次数最多的组”、“小组合作进步最突出的小组”、“回答问题最有创意的同学”、“今日的三大合作元帅、四大将军是…”、“今日的合作冠军组、亚军组、金刚组是…”等等。把学生在一节课里的学识和人文道德两方面的重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