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2014 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 1 部分 专题 2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运动规律学案【考纲点击】 1.大气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规律。3.全球风带、气压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典例 1 (2013·北京文综)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答案 B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箭头的含义。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臭氧层破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故 A 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空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故 B 项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 C 项错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故D 项错误。1. 大气的削弱与保温作用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2. 原理应用(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A.a 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 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 曲线表示暖锋过境C.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D.b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答案 (1)C (2)C解析 第(1)题,由图甲可知,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较小,其原因是白天是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因而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而到了晚上由于是阴天,大气逆辐射较强,返还地面的热量较多。第(2)题,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会使大气中 CO2 含量降低,从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减弱。考点二 大气运动规律典例 2 (2013·浙江文综)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