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2014 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 1 部分 专题 3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学案【考纲点击】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典例 1 (2012·江苏地理)2012 年 4 月 28 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 240 千米,其中特大桥 23 座,大桥 168 座,隧道 25 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 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 形谷(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双选)(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答案 (1)AC (2)CD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根据材料推断雅西高速公路所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第 (1)题,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建桥隧是为了克服哪一种不利条件。一般情况下,修路遇到深谷时要建桥梁,遇到陡坡、高山时要打隧道。雅西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区多断崖、深谷、高山和陡坡。第(2)题,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没有冰川活动和冻土的分布,从材料中看,该区主要是多高山 、断崖、陡坡、溶洞、深谷等不利条件,这些条件加上川西地区多暴雨,特别容易出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评价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如下:(1)自然条件(制约因素)项目评价内容地形平原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或修建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度地质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故应尽量避开,开凿隧道要避开断层、向斜,应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2)资源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因素)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