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徽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1部分 专题4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学案

(安徽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1部分 专题4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学案_第1页
1/17
(安徽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1部分 专题4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学案_第2页
2/17
(安徽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1部分 专题4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学案_第3页
3/17
(安徽专用)2014 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 1 部分 专题 4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学案【考纲点击】 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 区域地理特征典例 1 (2013·福建文综)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 M、N 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2)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4)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答案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解析 第(1)题,从气温、降水及其变化,气候性质等方面进行描述。第(2)题,结合该城地理位置、地形、水源、植被和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要求,以及现代铁路交通的特点进行分析。第(4)题,从地理位置、产业发展与合作、政策、资源和资金等方面分析。1. 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一个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正确掌握区域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有助于从整体上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其中,区域自然环境条件是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突破口,如下图所示:2. 区域地理特征(1)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区域要素具体内容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地形特征地形种类、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地势起伏、地形成因、地形对所在区域其他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气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徽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第1部分 专题4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