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三框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和优势。2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比较鉴别能力,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分析和归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了解,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学生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材分析通过前面两个框题的学习,学生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除了中国共产党外,我国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它们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何不同?这些都是第三框的内容。由此可见第三框是本课的最终归宿点。三、学情分析1、从学生年龄特点上分析,学生都已十六七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热情高,生活中也接触了一些政党制度的新闻,但尚不能形成一种有意识的知识体系。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在一些不良言论的影响下出现对我国政治制度不信任、不理解的现象。2、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良好,上课能认真听讲,下课会主动做练习题复习巩固知识。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 5 大基本内容或特点,即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原因:第 6课的核心内容,也是重要考点之一)难点: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高中生对我国政治制度了解少,并且存在对政治课程不信任的现象)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一方面通过讲授,突出教学重难点,梳理知识柜架。另一方面释疑解惑,区分易错、易混知识点,传授学习方法,应试技巧,拓展知识,训练思维。六、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完成预习导学提纲。 2.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交流,生生互动,学生和教师双向交流,师生互动、思考、讨论、答疑,总结探究成果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5 分钟)一般情况下,每年 3 月初,全国政协和人大都会联袂召开,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2014 年 3 月 3 日)俞正声作报告 各位委员: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通过与这一事例,能说出人大和政协有什么关系?他们之间与中国共产党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从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