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5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官员离任,留下些什么”问题素材

(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5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官员离任,留下些什么”问题素材_第1页
1/2
(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5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官员离任,留下些什么”问题素材_第2页
2/2
如何看待“官员离任,留下些什么”问题 ?更新时间:2014 年 05 月 19 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时事评论背景: 古代官员为官一任后,喜立“德政碑”。倘若任上能造福一方,被誉为有“德政”,其离任或去世后,百姓就会因感恩而为其立碑刻绩。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 官员离任,留下些什么”问题 “作业免签”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这是国内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例”,更在于它是家长对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因此,学校教学举措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挑动家长的敏感神经。 签字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起到督促作用,但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签字并非目的,而是引导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僵化执行“作业签字”、逢考试作业必签,非但会加重家长负担,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背离教育本义。 家庭教育不只是课程作业,不应仅强调监督、管控。“作业免签”呼唤父母用心施教在签字之外,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然而,这种写在碑上的德政,与实际上所留下的功绩,往往相距甚大。很多德政碑,不过是官员往脸上贴的一层金,一番风雨过后便踪迹无寻。所谓百姓感恩而立碑,纯是自欺欺人罢了。清代大儒郑珍即写道“六旬不雨浑闲事,里长催书德政碑。”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青石》一诗中,更是借青石之口讽喻:“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惟口碑不因风雨而灭。其所以不灭,就在于官员把功绩德政留在了百姓的心坎上。唐代柳宗元于柳州刺史任上四年,为民凿百井、释奴婢、办学院、修孔庙、易风俗、兴文化,让柳州百姓受益,而且清正廉明,颇得民心。正如郭沫若诗赞:“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官员只有留下有益于百姓的、过硬的功绩百姓才会记住他,否则什么也没留下。 从古到今,追求“为官一任”后留下什么并没有错,但古人的想以德政碑而留,与今人的想以各种奖杯、评比、媒体聚光灯而留,可谓古今一理,皆找错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说:“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对各级干部来说,还应深思的,乃是怎样才能留得好? 有的人高居“庙堂”,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留下的是一片苍白。有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留下的是作秀形象。有的乐于显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5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官员离任,留下些什么”问题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