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疆暴力恐怖案件”问题 ?更新时间:2014 年 05 月 23 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时事评论背景: 5 月 22 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暴恐分子丧心病狂的罪恶行径,已经造成 31 人死亡,90 余人受伤。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迅速侦破案件,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及时组织救治受伤群众。总书记的批示,表明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对丧尽天良的暴恐分子,必须以雷霆之势重拳出击,露头就打、绝不姑息。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新疆暴力恐怖案件”问题 “作业免签”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这是国内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例”,更在于它是家长对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因此,学校教学举措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挑动家长的敏感神经。 签字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起到督促作用,但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签字并非目的,而是引导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僵化执行“作业签字”、逢考试作业必签,非但会加重家长负担,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背离教育本义。 家庭教育不只是课程作业,不应仅强调监督、管控。“作业免签”呼唤父母用心施教在签字之外,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5·22 ”暴恐案中,暴恐分子以“超过法理的残忍”,对无辜群众下手,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充分暴露了其令人发指的邪恶本质;驾车在早市冲撞群众,连续引爆炸药,充分暴露了其反人类、反社会的真实面目。这再次证明,暴恐分子践踏人类道义、挑战文明底线,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在接二连三的暴恐袭击中,暴恐分子精心选择时机,以残害无辜群众的暴恐行径,制造恐怖气氛和轰动效应,以此向党和政府示威施压。然而,他们越是处心积虑,就越说明他们已经穷途末路;他们越是不择手段,就越让世人看清楚他们的凶残本质;他们越是疯狂作恶,就越会遭到毫不留情的迎头痛击! 暴恐分子的血腥行径,激起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强烈义愤。“从现在开始,新疆只有两种人,热爱和平的普通人,和不知死活的亡命歹徒。从现在起,新疆只有两种声音严惩不法分子,和安抚无辜伤员及家属。从现在开始,新疆只有一种心情,捍卫我们的和平生活,绝不允许任何人触碰我们的底线。从现在起,新疆只有一种态度,反恐维稳,军民一心,绝不手软”。新疆同胞的微信表达了两千多万新疆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