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临床生化检验室全面质量控制(TQC)是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一、分析前质量保证(一) 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凡进入生化专业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培训,了解本专业的实验室工作流程,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熟练应用实验室 LIS系统,掌握各项目检测原理及影响因素,熟练应用比对方法。(二) 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实验室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仪器间应进行防尘处理,温度15~30°C,相对湿度<65%。(三) 实验仪器的质量保证1. 分析仪器的性能检查1.1 波长校正 在更换光源灯、重新安装、搬运或检修后,以及仪器工作不正常时,都要进行波长校正。就是正常工作的仪器,每隔一个月也要检查一次,这样才能保证读数与通过样品的波长符合,保证仪器的最大灵敏度。 1.2 线性检查 包括仪器线性及测定方法线性两个方面的检查。线性误差表现为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不成线性关系,出现正偏离或负偏离的现象。这种偏离,一是溶液本身不符合比耳定律,此现象叫做化学偏离;二是仪器本身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吸光度测定值与浓度之间不成线性关系,这种现象叫做仪器偏离。仪器偏离的因素很多,如杂光、有限宽带、检测器噪声、环境条件的变化、波长的变动、比色杯的误差、辐射光的非平行性、检测器本身的非线性等。 1.3 稳定性检查 当电源电压在 220~230V 范围内变化时,仪器读数漂移不应超过透光度标尺上限值的±1.5%。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在 3 分钟内其读数漂移不应超过标尺上限值的±0.5%。1.4 重复性检查 在波长、工作状态、电源电压、比色杯等合格的前提下,可进行重复性检查。用重铬酸钾溶液(30、60、90、190mg/L)在波长 440nm,将各浓度管连续测 3~5 次,各浓度管中最大差值误差小于 1%T 为合格。1.5 灵敏度检查 将重铬酸钾液配制成 30 和 32.5mg/L 及 120 和122.5mg/L 的 4 种应用液(浓度差两组各为 2.5mg/L)。波长 440nm,以水校零点,将上述应用液连续测 3 次吸光度,2.5mg/L 浓度差的吸光度值差不小于 0.01。2. 分析仪器的质量管理建立仪器的相关记录;建立仪器的操作程序; 建立仪器的检定与校准程序;仪器的比对确保结果的一致性。3. 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选择能溯源的检测程序。4. 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保证检测结果能进行量值溯源。5. 病人准备6. 标本的采集、处理和储存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