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中复习提纲_第1页
1/9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中复习提纲_第2页
2/9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中复习提纲_第3页
3/9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中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1、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今西安)、东都洛阳(隋炀帝建)。 2、589 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3、隋朝历史的特点:短暂而繁荣。短暂指统治时间短,二世而亡(581—618 年,共 38 年);繁荣指隋朝在隋文帝统治时出现了空前繁荣富庶局面,史称 “开皇之治” 。同时,隋朝结束了西晋以来长期的分裂状态,使南北重归统一,开创科举制,开通隋朝大运河。二、隋朝经济发展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三、大运河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 605 年 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教材第 4 页图)(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7)开通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8)大运河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但开凿大运河,征发劳役过重,加重了人民负担,引起人民反抗。★隋朝的统治类似于秦朝的统治第二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 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2、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 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 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二、贞观之治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唐太宗(李世民)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②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最著名谏臣。3、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含义):唐太宗统治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 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武则天统治时,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期中复习提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