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回归教材]1.等差数列的重要规律与推论(1)an=a1+(n-1)d=am+(n-m)d,p+q=m+n⇒ap+aq=am+an;(2)ap=q,aq=p(p≠q)⇒ap+q=0;Sm+n=Sm+Sn+mnd;(3)Sk,S2k-Sk,S3k-S2k,…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4)=n+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或常函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5)若等差数列{an}的项数为偶数 2m,公差为 d,所有奇数项之和为 S 奇,所有偶数项之和为 S 偶,则所有项之和 S2m=m(am+am+1),S 偶-S 奇=md,=;(6)若等差数列{an}的项数为奇数 2m+1,所有奇数项之和为 S 奇,所有偶数项之和为 S 偶,则所有项之和 S2m+1=(2m+1)am+1,S 奇=(m+1)am+1,S 偶=mam+1,S 奇-S 偶=am+1,=.2.等比数列的重要规律与推论(1)an=a1qn-1=amqn-m,p+q=m+n⇒ap·aq=am·an;(2){an},{bn}成等比数列⇒{anbn}成等比数列;(3)连续 m 项的和(如 Sm,S2m-Sm,S3m-S2m,…)仍然成等比数列(注意:这连续 m 项的和必须非零才能成立);(4)若等比数列有 2n 项,公比为 q,奇数项之和为 S 奇,偶数项之和为 S 偶,则=q;(5)等比数列前 n 项和有:① Sm+n=Sm+qmSn;②=(q≠±1).【易错提醒】 1.已知数列的前 n 项和求 an,易忽视 n=1 的情形,直接用 Sn-Sn-1表示.事实上,当n=1 时,a1=S1;当 n≥2 时,an=Sn-Sn-1.2.易忽视等比数列中公比 q≠0,导致增解,易忽视等比数列的奇数项或偶数项符号相同造成增解.3.运用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易忘记分类讨论.一定分 q=1 和 q≠1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对于通项公式中含有(-1)n的一类数列,在求 Sn时,切莫忘记讨论 n 的奇偶性;遇到已知 an+1-an-1=d 或=q(n≥2),求{an}的通项公式,要注意分 n 的奇偶性讨论.5.求等差数列{an}前 n 项和 Sn的最值,易混淆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条件.6.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要注意寻找规律,不要漏掉第一项和最后一项. [保温训练]1.若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 a2+a3=6,则 S4的值为( )A.12 B.11 C.10 D.9A [由题意得 S4=a1+a2+a3+a4=2(a2+a3)=12.故选 A.]2.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前 4 项的和为 9,积为,则前 4 项倒数的和为( )A. B. C.1 D.2D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 a1,公比为 q,则第 2,3,4 项分别为 a1q,a1q2,a1q3,依题意得 a1+a1q+a1q2+a1q3=9,a1·a1q·a1q2·a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