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 2008/2009》提出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从来没有完成亦没有确切的形态就像没有终点的旅程它是过去是现在更是未来。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 2020 年世界城镇化率达到 54.9 城市人口将超过 42 亿。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说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 21 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 2020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53.2 城市人口超过 7.5 亿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将极大地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面对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如何构建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框架是现阶段亟待研究的重大命题。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的关键时期 1 面临着城市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区域城市整合有待加强、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等有待消除等问题。因此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思路需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制度转型的三维角度构建中国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布局与制度政策框架重点是解决内需开发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及城镇体系的结构布局优化问题难点是解决城市行政体制及其配套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键领域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构建。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演变与历史进程 回顾 30 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从支持小城镇到重点发展大城市再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实质上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的制度安排由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引导农民进城再到鼓励支持农民进城的过程。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演变 在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中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徙是自由的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起为配合国家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开始一步一步地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195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8 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登记条例》此后以户口制度为基础先后又制定了粮食、副食品、燃料、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婚姻等制度这些制度安排把城市人和农村人分成两个不同的“二元世界”和两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