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研究综述 摘 要:系统总结了我国纺织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研究纺织业国际贸易竞争力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词:中国;纺织工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纺织业是我国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面对加入 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绿色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强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能否持续稳步地发展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亟待认真研究。为此需要客观而准确地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及其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建立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及理论模型,研究我国纺织业国际比较竞争优势之所在,以及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这些对于制定和调整我国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以及纺织行业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国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近些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主要集中在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经济分析范式研究和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1]。首先,国内理论界对于何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争论颇多,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产业的界定与分类;二是对于产业层次上的国际竞争力含义的理解。其次,国内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分析范式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理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行业分析、市场类型(结构)和价值链三种方法相结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分析框架。最后,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论界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对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多方面尚待完善。首先,国内现有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无论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分歧;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缺乏本土化的研究,缺乏在现实意义上的理论创新。比如,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分析范式研究中,很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