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_第1页
1/4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_第2页
2/4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_第3页
3/4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摘 要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器物阶段(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制度阶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阶段(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后来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经过艰辛的学习和探索,我们民族获得了新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我们将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关键字 器物 制度 思想 特点中国近代史(1840 年~1949 年),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不懈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人的救国救民思想不断在提高,也表现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自己的特点,最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一)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与科学技术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清王朝正处于衰落时期,政治黑暗、财政困难、军备废驰。清政府对外闭关锁国、妄自尊大。而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非常迅速,封建落后的中国便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倾销廉价商品的主要对象。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以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罪恶企图破产后,于 1840 年发动了鸦片战争,用重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被殖民奴役的屈辱历史。 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深,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意识到应该了解西方、认识西方。林则徐在禁烟运动和抗击英军的斗争中,看到了西方列强武器装备的先进,他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知晓夷情,他开始收集外国的资料,请人将 1836 年英国伦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翻译为《四洲志》,这是最早展现在中国人面前的西方资料。林则徐则成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此外,同时期魏源也在努力介绍西方知识。他认为西方国家强盛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应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以实现国富民强。魏源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中国第一位提出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人。“师夷”的前提条件是认识西方,他花了很大的心血写成《海国图志》一书,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他认为师夷制夷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并提供了学习西方的具体办法。由于这些地主阶级改革派人数较少,力量薄弱,无法形成大的影响。但他们兴起了中国近代进步的社会思潮,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第二次鸦片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