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 摘要]电子商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对整个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培育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并对教学大纲、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实践和探讨,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 《电子商务》是工商管理、经济学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课程。课程目的是通过讲解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关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及电子商务系统应用实践操作,使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整体理论框架的同时,结合电子商务系统应用实例分析,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系统的实践应用操作能力。因此,为了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需求,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在电子商务教学现状分析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与实践。 一、电子商务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院的大纲严格执行,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时间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和积极性。假如继续用这种方法来教学,学生只会死记书本上的理论,而缺乏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其它几个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1. 师资队伍建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是最近几年才逐渐进展起来的,大多数的师资力量来自于管理、计算机、网络、营销或其他专业,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培育高素养的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并且缺乏电子商务相关的实践经验。 2. 教学资源配置。目前电子商务仍处在高速进展阶段,其专业理论体系不完整,商务实践也在探究之中。现阶段各学校采纳的电子商务教材有许多版本,而且大多知识点相对陈旧,根本无法满足电子商务教学的需要。电子商务实践环节不仅仅是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巩固,也是对电子商务知识的补充和调整。但可用于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的资源,仅仅是一些电子商务模拟平台、模拟操作等验证性实验环境,只能使学生产生一些初步的认识,离“培育出复合型人才”目标还相差甚远。 3. 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落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为辅,课后通过布置习题作业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学手段比较少,而且方式、方法比较传统,不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要求,尤其是电子商务进展变化较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多,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