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2022年中秋节前的演讲稿5篇本页2022年中秋节前的演讲稿5篇由我细心为您整理,盼望这篇2022年中秋节前的演讲稿5篇工作范文可以帮到你。传统的节日里,除了新年之外就是中秋节最隆重了,由于中秋节是团聚的节日,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目中,举家团聚是特别幸福的事情。中秋节正值秋高气爽、不冷不热的,在晚间月色下,举头仰视,月亮的脸也圆圆的,在和我们一起欢乐呢!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2022年中秋节前的演讲稿5篇,供大家参考。2022年中秋节前的演讲稿(1)敬重的老师,友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10月的晨曦中悄然清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快的秋风、金黄的落叶,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第2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聚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聚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予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厉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至今尚遗存着很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__x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聚。其中,第3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最为人熟识的当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同学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每个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的精神。蕴涵民族的价值取向,蕴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作为当代青年同学,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隐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期。”海上升明月,天际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最终,预祝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中秋欢乐,合家团聚!2022年中秋节前的演讲稿(2)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国旗下的演讲是庄重的,我很荣幸代表我们__班做此演讲,我等这次演讲等的月儿都圆了,不错,我演讲的题目正是“中秋节”。同学们,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一个符号,这符号背后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道”。第4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大家知道,世界历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其他三大都已消亡,只有中国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如今变得更加强大。这其中最重要的缘由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忠孝传天下”为大道,中秋节就是这文化的一个符号。中国文化将“春、夏、秋、冬”配之以“生、长、收、藏”。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亲人们在皎洁的月光下聚在一起,共同品尝丰收后的五谷、瓜果、月饼,“举杯邀明月”。我们中国人一直都有诗意,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精神文明的格调是用诗词升华的。我们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所以才有很多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怀疑;“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忧愁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感慨。大家不是为团聚而团聚,这样的团聚是为了和亲人团聚,感受家庭的和谐。而维系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是晚辈对长辈的礼节、敬重、爱戴,是一种建立在秩序之上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母爱儿贤、兄弟和谐是真正的中国家文明。大家都知第5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道,有了一个和谐的家庭,才有和谐的社会、稳定的国家。本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