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羊良种繁育场建设可行性讨论报告XX 种养业合作社第一章 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种养业合作社白山羊良种繁育场二、主管部门:XX 省 XX 县畜牧局三、承担单位:XX 县 XX 镇种养业合作社四、承担单位法人:XX五、建设地点:XX 县 XX 镇观音村六、建设年限:一年七、建设性质:扩建八、建设规模:项目规划建设年存栏白山羊种羊 1000 只的良种羊繁育场,每年向社会提供白山羊种羊 980 只,良种公羊细管冷精 10 万支。需改造羊舍 700m2,扩建羊舍 2642 m2,新建产房、病羊隔离舍等 2105 m2,建运动场 8191 m2。配置实验检验仪器设备、饲草加工设备、牧机具、辅助仪器设备。十一、投资估算:536.8 万元。期中:自筹 136.8 万元,申请扶贫贷款 400 万元。十二、经济效益:该项目全负荷生产,每年可实现利润总额 27.94 万元。十三、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每年改良本地羊 25 万只,良种改良率达到 90%以上,增加农民收入 3000 万元,养羊户户均增收 1500 元,带动全县 2.5 万农户脱贫致富。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 本项目的建设是全面提高陕南白山羊品种质量的需要陕南白山羊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地处秦麓陕鄂交界的XX 县素有养羊的悠久历史,是陕南白山羊主产区,农民有着养羊的传统的习惯。但多年来,由于饲养管理粗放,近亲繁殖严重,出现了羊只个体变小,发育不全,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从 80 年代开始,引进西农沙能羊为父本,以本地白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98 年又引进布尔山羊作为终端父本,选育优良白山羊为母本,经过近 10 年的杂交改良,培育出具有适应 XX 县肉羊进展的地方性白羊品种。该白山羊属于肉、皮兼用性品种,初生重、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颇受消费欢迎。目前,XX 县白山羊种羊的生产多年一直实行“农户饲养、定期鉴定、档案管理”的陈旧模式,由于饲养分散,主管部门很难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加之养殖户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生产盲目性、随意性很大,种羊群体品质提高缓慢;传统、粗放的种羊生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进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当地肉羊产业的进展。建设标准化、法律规范化的白山羊良种繁育场,是不断提高陕南白山羊品质,保持和提高白山羊群体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发挥陕南白山羊品种优势,加快 XX 县肉羊产业开发的客观要求。二、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陕南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