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 述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省市十分重视秦巴山区的社会经济进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进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25〕150 号),出台了秦巴山区连片扶贫政策;国家进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进展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25]3380 号),对秦巴区域进展做出了明确定位,陕西省出台了《陕南循环经济产业进展规划》,其他各省也相继出台了促进秦巴山区进展的政策,是秦巴山区加快经济社会进展的极大利好。一、“秦巴山区”地域概念及范围秦巴山区覆盖陕、川、渝、鄂、豫五省市,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的80 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为 22.5 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面积 60%以上,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2.9%)。2025 年末,总人口 3765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 3051.6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 56.3 万人。河南省含洛阳市的嵩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平顶山市的鲁山县,三门峡市的卢氏县,南阳市的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西峡县;湖北省含十堰市,丹江口市的郧县、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张湾区、茅箭区,的襄阳市的保康县;重庆市含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四川省含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广元市朝天区、元坝区、剑阁县、旺苍县、青川县、苍溪县、利州县,南充市的仪陇县,的达州市宣汉县、万源市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平昌县、南江县;陕西省含西安市的周至县,宝鸡市的太白县,汉中市的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汉台区,安康市的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甘肃省含陇南市的武都区、文县、康县、宕昌县、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两当县。二、“秦巴山区”区域经济概念及范围“秦巴山区经济区”是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带,黄河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结合部,有东西走向的秦岭、大巴山横亘其中,有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流贯其间,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堪称“中国中央山地”。是全国 18 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接受东部经济辐射的入口和西部大开发的前哨阵地、国家战略资源接续地、国家农林特色产业集聚区、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和进展潜力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