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第一节 镇咳药咳嗽就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可将呼吸道内得黏液与异物排出,排出后咳嗽症状多缓解。按其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两大类: (1)中枢性镇咳药:即选择性地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得药物,包括右美沙芬、喷托维林与可待因。 (2)外周性镇咳药:凡能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者,都归人此类,药品有苯丙哌林、普诺地嗪、甘草合剂、咳嗽糖浆。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 1、喷托维林 喷托维林为人工合成得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喷托维林镇咳作用强度约为可待因得 1/3。口服易吸收,在 20~30min 内起效,一次给药镇咳作用可维持 4~6h。 2、苯丙哌林 苯丙哌林镇咳作用兼具中枢性与外周性双重机制。镇咳作用较强,为可待因得 2~4 倍。无麻醉作用,不抑制呼吸,不引起胆道与十二指肠痉挛,不引起便秘,无成瘾性。 3、可待因 选择性地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类似吗啡。可待因还抑制支气管腺体得分泌,使痰液黏稠,难以咳出。此外,可待因尚具有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得剧烈干咳与刺激性咳嗽(尤其适合于伴有胸痛得剧烈干咳)、中度以上痛苦时镇痛、局麻或全麻时镇静,具有成瘾性。 4、右美沙芬 其镇咳强度与可待因相等或略强,主要用于干咳。无镇痛作用。其对映体左旋右美沙芬有镇痛作用,但无镇咳作用,长期应用未见耐受性与成瘾性。 (二)典型不良反应 1、中枢性镇咳药(可待因、福尔可定、喷托维林、右美沙芬) 长期应用产生依赖性。 2、外周性镇咳药(苯丙哌林) 苯丙哌林口服后可出现一过性口腔与咽喉部麻木感。 (三)禁忌证 1、妊娠期妇女。 2、昏迷、呼吸困难、有精神病史得患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 可待因及右美沙芬与阿片受体阻断剂合用,可出现戒断综合征。二、用药监护(重要考点) (一)依据咳嗽得性质、表现与类型选择用药 (1)以刺激性干咳或阵咳症状为主者宜选苯丙哌林或喷托维林。 (2)剧咳者宜首选苯丙哌林,次选右美沙芬;咳嗽较弱者选用喷托维林。 (3)对白日咳嗽为主者宜选用苯丙哌林;对夜间咳嗽宜选用右美沙芬。 (4)对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及刺激性咳嗽,可考虑应用可待因。 (二)注意伴有痰液者应与祛痰药联合用药 (三)注意镇咳药得安全性 1、患者使用镇咳药后可能出现嗜睡,服药者不可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汽车等有危险性得机械操作。 2、可待因或右美沙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