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科 2025 级《饲草生产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1、饲料生产通常就是指植物性饲料生产,它属于第一性生产。2、牧草:就是指可供家畜采食得各种栽培与野生得一年生或多年生草类及可供家畜采食得小半灌木与灌木。3、 饲料作物:一般就是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各种家畜饲料用得各种作物。通常包括下列几类: (1)禾谷类作物:如燕麦、大麦、黑麦、玉米,粟、高粱等。(2)饲用豆类作物:如大豆、豌豆、蚕豆等。 (3)饲用瓜类作物:如南瓜、饲用西瓜等。(4)块根块茎类作物:如马铃薯、甜菜、胡萝卜、菊芋等。(5)饲用叶菜类:如甘蓝、苦荬菜、牛皮菜等。4、牧草及饲料作物生产在农牧业生产中得地位1.牲畜得质量就是与草料得数量与品质有着密切得关系2.栽培牧草及饲料作物,建立人工草地,就是解决牲畜草缺、质劣得重要途径之一3.牧草就是家畜家禽最主要、最优良、最经济得饲料4.牧草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5.牧草就是促进农牧结合得纽带6、 牧草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5、饲料生产学得讨论内容(1) 讨论牧草与饲料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条件得关系;(2) 讨论促进牧草与饲料作物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得栽培理论与技术方法;(3) 草地得合理利用与管理;(4) 青绿饲料与粗饲料得加工调制与利用技术。6、解决饲料短缺问题得可行途径1.保证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得不断提高2.改革耕作制度,加强农牧结合:广西得粮食作物-牧草(包括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至少应达到6:2:2。3、开发草地,充分发挥草地得生产潜力4、加强饲料调制,充分利用秸秆5.健全饲料工业体系,提高饲料酬劳6、调整畜禽结构,进展节粮型畜牧业7.积极开展饲料科技得讨论8、制定有利于进展饲料生产得政策第二章 牧草与饲料作物与环境得关系1、环境:指大气因素(光照、温度、降雨、湿度、风)、土地因素(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等土壤方面与地形、坡向、坡度、海拔等地形方面)、生物因素(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微生物活动等)与生产劳动因素等条件得综合。其中生产劳动因素在上述4类因素中居关键地位,因为它就是有意识、有目得得,可以对环境中得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或抑制、改造或建设得作用。2、讨论与掌握植物与环境之间得生态关系得意义(1)就是制定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技术措施得理论依据之一;(2)设法改善环境条件,以满足牧草与饲料作物生长发育得需要;(3)充分发挥牧草与饲料作物得生态适应潜力,提高对环境资源得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牧草与饲料作物得高产、优质、高效潜力。3、光饱与点:在—定得...